首页officeexcel正文

利用EXCEL分析学生成绩及调查问卷处理基础教程

强国说学习2022-07-29152问卷处理基础教程调查成绩EXCEL分析学生

1、总分(求和)SUM

方法1:选中求和的数据/∑/

方法2:把鼠标选中某个求和的位置/ fx /SUM/选中该位置求和的所有数据/

方法3:求某几个数据之和,用公式 =A+B +C…Enter

求和函数SUM

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数值(包括逻辑值和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各参数之间必须用逗号加以分隔。

注意:参数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则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参与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则被忽略。

应用实例一:跨表求和

该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WPS之家(wps.qiangguoshuo.com)收集,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使用SUM函数在同一工作表中求和比较简单,如果需要对不同工作表的多个区域进行求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选中Excel XP“插入函数”对话框中的函数,“确定”后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切换至第一个工作表,鼠标单击“number1”框后选中需要求和的区域。如果同一工作表中的其他区域需要参与计算,可以单击“number2”框,再次选中工作表中要计算的其他区域。上述操作完成后切换至第二个工作表,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输入。“确定”后公式所在单元格将显示计算结果。

应用实例二:SUM函数中的加减混合运算

财务统计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例如扣除现金流量表中的若干支出项目。按照规定,工作表中的这些项目没有输入负号。这时可以构造“=SUM(B2:B6,C2:C9,-D2,-E2)”这样的公式。其中B2:B6,C2:C9引用是收入,而D2、E2为支出。由于Excel不允许在单元格引用前面加负号,所以应在表示支出的单元格前加负号,这样即可计算出正确结果。即使支出数据所在的单元格连续,也必须用逗号将它们逐个隔开,写成“=SUM(B2:B6,C2:C9,-D2,-D3,D4)”这样的形式。

应用实例三:及格人数统计

假如B1:B50区域存放学生性别,C1:C50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想统计考试成绩及格的女生人数。可以使用公式“=SUM(IF(B1:B50=″女″,IF(C1:C50>=60,1,0)))”,由于它是一个数组公式,输入结束后必须按住Ctrl+Shift键回车。公式两边会自动添加上大括号,在编辑栏显示为“{=SUM(IF(B1:B50=″女″,IF(C1:C50>=60,1,0)))}”,这是使用数组公式必不可少的步骤。

2、平均分(AVERAGE))/把鼠标选中某个求平均分的位置/fx/ AVERAGE /选中该位置求平均分的所有的数据/OK(其中某个小数的改变:对着该小数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数据/数值/改变小数位数)

纵向或者横向求平均/ 使用AVERAGE或者用公式 =总分/数字Enter

平均值函数AVERAGE

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

注意:参数可以是数字、包含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数组或单元格引用中的文字、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但单元格中的零则参与计算。如果需要将参数中的零排除在外,则要使用特殊设计的公式,下面的介绍。

应用实例一:跨表计算平均值

标签名为“一班”、“二班”和“三班”的工作表存放各班学生的成绩,则它们的总平均分计算公式为“=AVERAGE(一班!C1:C36,三班!C1:C32,三班!C1:C45)”。式中的引用输入方法与SUM跨表求和时相同。

应用实例二:忽略零的平均值计算公式

假设A1:A200随机存放包括零在内的48个数值,在AVERAGE参数中去掉零引用很麻烦,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公式“=AVERAGE(IF(A1:A200<>0, A1:A200,″″)”。公式输入结束后按住Ctrl+Shift回车,即可对A1:A200中的数值(不包括零)计算平均值。

3、名次排列:函数:RANK(),或排序

排序方法:/全部选中排序的行/数据/排序/按照关键字的增减排序/

排名方法:/把鼠标放在要排名列的位置/ fx /RANK()/在nuber点该列一个数据/在ref选全部需要排名的所有数据,并且在数据符号中,分别加$/在order输入0/确定/比如:RANK(E2,$E$2:$E$8,0)

=RANK(E3,$E$3:$E$6,0)

4、求学科平均分:纵向求平均

5、图表制作、柱形图的插入/选中显示在图表上的内容/插入图表/选中与样张相同的图表类型/按下一步直至完成/(如何编辑图表:用右键选中或左键双击那些多余的内容/删除;用右键选中或左键双击那些变形的内容/坐标轴格式:色彩、位置)

图表的插入/ 插入——图表

6、设置单元格格式:格式设置(如合并单元格、保留小数位数)、小数位1位设置(有必要可以参考自动套用格式):/对需要设置的单元格/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

7、行和列数据的插入/在下一行或列/右键/插入/行或列、行的合并

8、字体、字号、颜色、字型(如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

9、工作表的重命名/文件/另存为/改名 (也可以:右击工作表名——重命名)

10、序列的填充(如学号:10236894011023689412)/ 编辑——填充 或 “+”/(其他:@或#)

11.行的底纹颜色设置/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图案/

12、数据的筛选/条件格式/选中相关的所有的数据/格式/条件格式/设置满足要求的格式

13、逻辑函数IF(说明,2007年下半年海口市中小学数学学科就考过,前几年也经常有简单的IF考试)

逻辑函数

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参数:logical_test是结果为true(真)或false(假)的数值或表达式;value_if_true是logical_test为true时函数的返回值,如果logical_test为ture并且省略了value_if_true,则返回true。而且value_if_true可以是一个表达式;value_if_false是logical_test为false时函数的返回值。如果logical_test为false并且省略value_if_false,则返回false。Value_if_false也可以是一个表达式。

应用实例一:个人收入调节税计算

假设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稽征办法是:工资在1000元以下的免征调节税,工资1000元以上至1500元的超过部分按5%的税率征收,1500元以上至2000元的超过部分按8%的税率征收,高于2000元的超过部分按30%的税率征收。

假如工作表的B列存放职工姓名,C列存放工资,选中D列的空白单元格输入公式“=IF(C2<=1000,″″,IF((C2-1000)<=1500,(C2-1000)*0.05,IF(C2-E2<=1500,(C2-1500)*0.08,IF(C2>2000,(C2-2000)*0.3))))”,回车后即可计算出C2工资应缴纳的收入调节税。

公式中的IF语句是逐次计算的,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C2<=1000成立,则公式所在单元格被填入空格;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式不成立,则计算第二个IF语句;直至计算结束。如果税率征收标准发生了变化,只须改变逻辑和计算式中的值,如1000、1500和2000等即可。

应用实例二:消除无意义的零

用SUM函数计算工资总额等问题时,若引用的全部参数均为空白单元格,公式仍然会计算出一个“0”。这样打印出来的报表不仅很不美观。为此可将计算公式设计为“=IF(SUM(A1:B1,D2:E8)<>0,SUM(A1:B1,D2:E8),″″)”,即是当SUM(A1:B1,D2:E8)计算结果不等于零时,公式所在单元格显示SUM(A1:B1,D2:E8)的计算结果,否则显示一个空格。

上面这个问题在财务计算中依然存在,如公式“=A1-A6-A9”有可能为零或显示负数。为了避免打印零或负数,可以设计公式“=IF(A2-A6-A9=0,″″,IF(A2-A6-A9<0,RMB(A2-A6-A9),A2-A6-A9))”。当A2-A6-A9=0时在单元格中填写零,否则进行下一个逻辑判断。如果A2-A6-A9<0则在结果前添加一个“¥”符号,否则进行正常运算直至结束。

应用实例三:多条件求和

假设C1:C460区域内存放着职工的职称,D1:D460区域存放着职工的性别。如果要统计具有高级职称的男性职工总数,可以使用公式“=SUM(IF(C1:C460=″高级″,IF(D1:D460=″男″,1,0)))”。这是一个数组公式,输入结束后按住Ctrl+Shift回车即可计算出结果。

14、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

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

语法:MAX(number1,number2,...),MIN(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找出最大值(最小值)的1至30个数值、数组或引用。

注意:函数中的参数可以是数字、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或数字的文本形式,如果参数是不能转换为数字的内容将导致错误。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则只有数组或引用中的数字参与计算,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或文本则被忽略。

应用实例:查询最高分(最低分)

如想转载该文章请注明出处:强国说学习-qiangguoshuo.com
强国说学习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gguoshuo.com/excel/1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