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面对刚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宜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或对亲人的思念。(正确)

强国说学习2019-12-131962灾难新闻现场采访

题目: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面对刚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宜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或对亲人的思念。(正确


题目解析:


灾难新闻是指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体裁。灾难性事件主要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由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力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矿井瓦斯爆炸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因此也备受社会关注。


新媒体语境灾难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定位不变的属性,比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简而言之,可以说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体都是旧媒体。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便利了灾难新闻的采访,但也会放大存在于其中的问题。


(一)采访对象主次不分


采访对象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访问的人物。一种是新闻工作者主动寻找的采访对象,另一种是主动向新闻工作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采访对象。前者包括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以及与新闻事实有一定关系的人;后者主要是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人员,有时还有与新闻事实有特殊关系的人。在进行灾难新闻采访收集新闻写作素材的时候,为突出新闻报道内容的异质,英雄主义观色彩较重,把镜头对准领导人和救灾个体,而非灾区灾民,更甚者在采访中带进采访者的主观想法,以此烘托其英雄行为。其次,一般来说采访的对象多为人,而《成都商报》在汶川大地震中对一只猪的幸存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且记者用了大量语句陈述猪的想法。灾害事件的发生,灾民群众是直接受害者,实时传达灾区消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关照和安抚灾民群体的情感。


(二)采访对象的权利易受到侵犯


美国学者赖特提出大众媒体“四功能说”,即大众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发挥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功能。当灾难发生时,收集灾区信息并向社会传达灾区信息,能获取这些信息的对象都是记者的采访对象。对被采访对象的记录包括其语言、动作、形态以及个人感受等。新媒体采用的技术的手段使得这些记:录能更好呈现出来,录播设备以及网络直播的出现,大量声音、影像被传递,然而也更有意或无意侵犯受灾者的权利。任何灾难都会造成损失,在灾难采访中要直面灾难和其带来的损失,一般来说受灾者出于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目的或者由于内心悲痛是不会轻易接受采访的,由此询问被采访对象意愿是尤其重要的,未经允许拍摄照片,保护被采访对象的肖像权、荣誉权等是对其公民权力的尊重。但往往在灾区现场,当有伤者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记者们群起而上,不顾伤者意愿,强行采访。汶川大地震中在水泥板下被困77小时的陈坚,被解救出来时,身体严重虚弱,而四川电视台某记者不停与陈坚说话,还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硬逼陈坚说话。


(三)采访过程中人文关怀缺乏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而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残酷的,一些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为收集到“独家新闻”,故意用伤害性的话语给被采访对象造成困扰甚至伤害。与其他新闻事件不同的是,灾难事件发生后,面对灾难伤亡和亲人的不幸,受灾群众在当时的环境下心理和感情是不堪一击的,是特别需要关怀的。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特殊性,记者在进行灾难新闻采访时要在安抚和缓解其消极情绪的基础上收集新闻素材。然而,部分记者缺乏人文关怀,在采访受灾者时不为他们考虑,甚至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所谓二次伤害,是指新闻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人员的新闻采访行为或报道中,对受灾害人群及其亲属造成身体与精神伤害。在对救援汶川大地震的警察蒋敏进行采访时,面对蒋敏失去父母和女儿的情况,记者问道:“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你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不管这位记者的提问是无意还是有意,他的行为使得蒋敏再一次受到精神上的傷害。


如想转载该文章请注明出处:强国说学习-qiangguoshuo.com
强国说学习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gguoshuo.com/xxbj/992.html